課程分析
|
教材分析:蝸牛的殼,圓蛛結的網,向日葵的花盤……仔細觀察就會發現,自然界中有許許多多的東西都是呈螺旋形存在的。螺旋這種形狀為什么如此常見?它有什么作用?作者用精煉優美的詩文,將螺旋世界的美麗與奇妙展現在我們眼前。活動中,教師選取了圖畫書中的部分內容,向幼兒展示了動物身上簡單而又神奇的螺旋形,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圖片,理解畫面呈現的故事情境,從而理解動物身上各種螺旋的作用。 幼兒分析:對于未知的事物和現象,大班上學期的孩子能仔細觀察畫面、勇于大膽猜測,且樂意與他人分享自己的發現。螺旋這種形狀在生活中很常見,孩子們都見過,但是很少去探究螺旋的作用。 有:大班幼兒能大膽表達自己的觀點。 缺:細致觀察畫面,依據畫面線索講述故事。 給:引導幼兒根據畫面情節用清楚、有序的語言充分表述自己的觀點。 |
課程目標
|
1.理解繪本內容,能根據畫面情節用清楚、有序的語言充分表述自己的觀點。 2.初步認識各種各樣的螺旋,了解這種形狀的作用。 3.愿意在觀察、討論、操作體驗中獲得認識螺旋的快樂。 |
課程準備
|
教具:教學PPT 學具:帶蓋的杯子5個;彩帶5個;陀螺5個;手推飛盤5個 |
課程過程
|
一.游戲導入,激發興趣。 出示“遮擋蝸牛”圖,引發幼兒猜測。 導語:今天帶來了一位動物朋友,請小朋友猜一猜,這會是誰? 二.分享閱讀,理解螺旋。 過渡語:螺旋藏在小蝸牛背上,它還會藏在什么動物身上?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一)集體閱讀,引出螺旋。 1.觀察畫面,找到動物身上的螺旋。 2.理解畫面內容,說說螺旋的用處。 提問:大象/猴子螺旋形的鼻子/尾巴有什么作用? 3.梳理經驗,理解螺旋的秘密。 (二)分組閱讀,理解螺旋。 1.分組閱讀:找一找圖片中的螺旋;觀察討論“為什么他們是螺旋狀的?” 2.集體交流:理解畫面中螺旋的秘密。 提問:刺猬為什么團成螺旋狀?/蝴蝶螺旋形的“舌頭”有什么用?/為什么蛇要蜷縮起來? 三.螺旋游戲,拓展延伸 1.出示材料,引發幼兒思考 過渡語:動物身上的螺旋真是太神奇了!今天我還帶來了生活中的4種材料,去玩一玩、試一試吧!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要求:A.選擇一種你感興趣的材料去試一試。B.音樂結束時,回到中間交流分享。 3.分享交流,經驗共享。 提問:成功了嗎?能分享一下你的秘訣嗎?你覺得這是一個什么樣的螺旋? 4.回歸繪本,激發進一步閱讀的興趣。 結束語:繪本《美麗的螺旋》上面講述了更多關于螺旋的秘密,歡迎小朋友繼續在圖書區閱讀探究。 |
課程反思
|
1.立足兒童,有向選擇畫面,讓設計更適宜。繪本價值點的有效提取、信息的合理舍取及教學的設計組織,需全程關注兒童興趣和需求。基于前期在閱讀區中幼兒對此繪本的閱讀情況的觀察和了解,從活動幼兒的參與度反觀教學設計,可以確定甄選的繪本畫面比較適宜,活動中幼兒有話可聊,同時豐富的畫面內容也便于其語言表達的提升。 2.放大體驗,游戲貫穿始終,讓活動更生動。游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導入環節以“看局部猜動物”的游戲引出螺旋,閱讀推進中適時加入視頻、游戲等多元體驗豐富對螺旋的認知,拓展延伸提供游戲材料感受創造螺旋的快樂,幼兒始終在感知、操作及體驗中豐富對螺旋的認識。 3.關注差異,回歸幼兒成長,讓支持更精準。本次活動盡可能給與幼兒充分表達表現的空間,幼兒閱讀習慣、語言表達能力、游戲興趣、已有經驗等方面的差異資源的有效利用是教師始終關注的重點。給幼兒自主選擇的空間,給幼兒積極表達的平臺,教師盡可能點亮每一位幼兒的活動積極性,觸摸每一位幼兒的能力發展點,在潤物細無聲中讓專業支持更精準。 |
【大班綜合教案:神奇的螺旋】相關文章:
上一篇:大班綜合活動:我的百變浴缸
下一篇:小班綜合教案《我有一雙奇妙的手》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