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兒園園林環境組成
1.1色彩
兒童天真活撥,朝氣蓬勃。愉快、明朗、積極向上的藝術效果是幼兒園設計者必須追求的構思。“色彩和諧統一的關鍵最終在于人類心靈有目的的啟示和激發,這是內在需要的指導原則之一。”心理學研究表明:色彩環境對人的情緒、智力、個性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色彩設計是幼兒園環境設計中相當重要的環節。從孩子第一步邁進園區,最先吸引他們注意力的是色彩,其次是圖像和文字,色彩對幼兒的影響是最直接、快速的。因此,作為一種重要的環境要素,幼兒園色彩環境關系到幼兒的成長,也關乎幼兒園良好社會形象的樹立。色彩是光作用于人的視覺神經系統引起的一種感覺。色彩包含了紅橙黃綠藍靛紫黑白,以及這些顏色之間的混合。色彩是影響感知系統的重要因素。色彩與形狀、明暗、肌理等元素相比,更具有直觀性、鮮明性、表現力和沖擊力。人們隨著年齡的變化,生理結構也在發生著變化,而色彩對心理所產生的影響也在不斷地變化。大部分兒童喜歡鮮艷明快的顏色,尤其是對比強烈的色彩。因此,在園林空間的色彩設計中,首先要選擇明度和純度較高的色彩。
1.2材質
觸覺的發展是兒童各種感覺發展的基礎,對兒童的心理發展具有重要作用。豐富的觸覺刺激可以促進兒童的身心發育。兒童可以通過觸摸來辨別物體的形狀、大小、輕重、軟硬、厚薄等發展自己的觸覺認知系統。觸摸是兒童認知的開始,同時也是兒童動作發展的第一步,通過觸摸活動,兒童學會將自己的觸覺與視覺相整合,建立起正確的感官系統。幼兒教育家蒙臺梭利非常重視兒童的感官教育,她認為兒童認識客觀世界是從感知覺開始的。因為有了感覺和知覺,人才能獲得關于客觀世界的知識,為進行高級的、復雜的心理活動打下基礎。
2幼兒園綠植物選擇
(1)由于兒童年齡偏小,好奇心較強,活潑好動
但缺乏有關植物的科學知識,且抵抗力較弱,為安全起見,還須特別注意要避免采用如下植物:有刺激性、有異味或引起過敏反應的植物,如漆樹的漆液有刺激性,會使人產生皮膚過敏反應。有毒植物,如黃蝶的植株乳液有毒、夾竹桃植株有毒、凌霄花粉有毒。有刺植物,如刺槐、玫瑰等。給人體呼吸道帶來不良作用的植物,如木棉,由于棉絮較多,飄揚時間較長,所以幼兒園中不易采用。易生病蟲害及結果的植物,如:垂柳易生病蟲害,葡萄的裝果落地不衛生,難以清掃。
(2)依據環境特點選擇鄉土樹種。
適地適樹要求充分考慮場地自身條件,除應考慮選取易于種植的鄉土植物外,還應注重自然與生態相結合,保證生態群落的穩定性。
(3)選擇趣味性強、四季變化明顯的樹種。
葉花果形狀奇特,色彩鮮艷,能引起孩子興趣的植物。
(4)選擇生命力強,萌發性強的植物。
兒童活潑好動,好奇心強,釆摘花、果、枝、葉玩耍作為游戲的材料是常事。生命力強的植物,受傷后愈合迅速,以便維持景觀效果。有條件的幼兒園可規劃出一塊生物角,可設計成觀賞植物的花、葉、果或香味為主要內容的生物角,讓大自然千姿百態的葉形、葉色,花型、花色,或不同的果實,還有各種奇異樹態,如龍爪槐、炮仗花、蒲桃等讓孩子們在觀賞中增長對植物學的知識,培養興趣。也培養他們熱愛樹木、花草的良好習慣。根據場地選擇的特點和自然生態情況,可以開辟以蔬菜水果為重要作物的農作物種植角,種植熟悉的西紅棉、草莓、辣椒等小作物培育,把動手和趣味融于一體,專門針對培養兒童的動手、認知等,通過作物的生長過程去認知自然,了解自然。綠色植物,不僅能凈化室內空氣,增添一抹大自然的顏色,又能使人放松、精神愉悅。幼兒園園林環境應充滿綠色,清新宜人。綠色的植物能凈化空氣,使空氣變得清新;綠色植物使空氣中有益的負離子增加,吸附害健康的塵埃,這對兒童是非常有益的。因此,在幼兒園園林設計中,可采取多種綠化手段,盡一切可能創造更多的綠色空間,為解除師生精神及視覺疲勞提供條件。
3結語
幼兒園園林設計是一個學習和游憩環境的設計,一個滿足兒童成長需要的場地的設計,需要設計者站到兒童的角度因地制宜的為他們創造合理的整體環境,符合兒童全面發展的需要。
作者:徐燕娜 俞建輝 單位:慈溪市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 慈溪市規劃局
【植物園林幼兒園論文】相關文章:
上一篇:幼兒園社會教育有效策略
下一篇:集體教學活動幼兒園論文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