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拜讀了《論幼兒語言學習的雙重性與語言教育的多領域滲透》我對
養成良好的語言習慣,全面提高語言能力的感觸頗多。
隨著年齡的增長、語言水平的提高、社會交往的增多,孩子往往不可避免要接觸到社會上一些不健康的語言環境,此時,父母應及時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保證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語言習慣。孩子說了難聽的話,做父母的應該分清具體情況和原因,有時孩子并不知道自己說的是難聽的話,只是覺得新鮮好玩,以為挺逗,故意說出來取樂或表現自己。這種情況,只要在孩子每次說話時表示不逗,不可笑,索然無味即可,幾次下來孩子就不再津津樂道了。
孩子的臟話往往并不臟,也就是他們的臟話只有臟的形式,而不包含臟的道德。因此家長也不必過分大驚小怪,只要在預防和引導方面雙管齊下就可以了。冷靜以對才是最為重要的處理原則。當孩子在你面前說臟話時,你的態度應是及時地予以制止。因為如果你一開始就采取否定的態度,孩子會敏感地從你的眼神、表情和語言中捕捉到信息:這句話是不可以說的!因此,這個方法在一開始還是容易奏效的。
孩子說臟話的動機,不論因為好玩、習慣、或為了表達負面情緒,爸媽都應悉心引導孩子,教孩子換個說法試試看。彼此定下規則、隨時提醒孩子,告訴他“你如果能克制自己不說不好聽的話,說得有理又合宜,這樣才是好孩子喔!”
為什么孩子會說臟話?是為了表現自己“長大了”、還是“社會化”的影響?在成人的世界里,這些臟話是否隱含了某些勢力、形象?是不是不經意中,我們也養成某些不雅的口頭禪?或許,這也是大人們應該反思、提醒自己的時候。家長要以身作則,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語言習慣的同時,自己也要養成良好的語言習慣。
【養成良好的語言習慣,全面提高語言能力】相關文章:
• 說說早期閱讀活動中的教學細節
• 在故事中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
• 語言活動中教師的引領藝術
• 創設幼兒語言環境的搖籃
• 在語言活動中培養幼兒創造性思維的實踐研究
• 分享閱讀與幼兒多元發展
• 如何提高幼兒的閱讀能力
• 挖掘閱讀材料的形式美發展幼兒語言審美能力
• 圍繞幼兒已有經驗組織語言教育活動
• 如何使幼兒談話中集中注意力保持積極性
• 多媒體輔助教學在幼兒園語言活動中的作用
• 尊重孩子,讓書成為孩子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