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教師提供個幼兒作畫的紙,不利于幼兒的表現,從畫面可以看出下筆非常的大膽,但因紙張大小,畫面顯得擁擠,總體來說這一活動形式新穎,層次也很清晰,每一環節都緊緊圍繞目的而進行,不拖泥帶水,也很簡潔,幼兒活動中很積極,主動,情緒也很愉悅。
在美術教育活動中,幼兒常常會限制在看教師的范例畫進行繪畫的后面上,因此在學習畫、任意動物形態時,都會出現統一方向,統一動態的畫面,顯得單一,不生動,千篇一律,缺乏創新,幼兒的思維被限制,得不到較好的發展,然而素質教育的核心在于培養幼兒的創造力,在美術活動中反應體現創造性的表現,使幼兒積極的投入,主動的學習。
本次活動選擇了幼兒非常喜歡的動物——長頸鹿為教育內容,但這一動物的形象又極難把握得好,因為畫不好容易出現小鹿的形象,關鍵在于頭與身體的定位,一旦兩者距離近了即脖子和短了,就體現不出長頸鹿的特征,但活動較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活動一開始以兩個橢圓(一大一小)出現,讓幼兒先定位,再以變魔術的形式出現,十分形象,生動地表現了長頸鹿的各個部分的特征,在不斷提示頭和身體位置的交換中,幼兒畫出的長頸鹿出現了不同的動態,使活動出現了一課多畫面的效果,最后“介紹自己作品”這一環節,又使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較好的發展,整個活動既牢牢的吸引了幼兒們的注意力,又十分輕松地使幼兒掌握了長頸鹿的特征表現,活動的形式也十分的新穎,當然,整個活動也存在著許多不足及遺憾之處。
首先,教師對“不同動態”的理解不夠全面,其實在活動中除了通過頭和身體的位置在不斷變化,來表現長頸鹿的不同動態之外,五官的細微變化也同樣能展現出長頸鹿的不同風采,幼兒所想象的空間會變大,畫面也會變豐富,但是很遺憾的是,在活動中教師并沒有提到這一點,最后在幼兒拿著作品向大家介紹時,很遺憾教師又沒能抓住這一機會,有以為幼兒在畫面上,頭和身體的位置雖然與有的小朋友相同,但展現出的動態卻完全不同,因為他們的五官與他們正好相反,如果這時教師能及時地補上一句“呀,原來頭和身體的位置不不變,只改變一下嘴巴或眼睛的位置,長頸鹿會有不一樣的動態,那么整個活動會變完善,教育目的也會真正地、完全地達到了,雖然現在幼兒的也很豐富而且畫面也不盡相同,目的也可以說是基本達到了,但很大程度上幼兒還只停留在模仿的層面上,他們在創造力還沒有完全的挖掘出來。
其二,準備的材料不能物盡其用,教師順被了人手一份大小橢圓,但是并沒有發給全部幼兒,而只給了幾位幼兒作畫有困難的幼兒,如果每位幼兒都有一份操作材料,讓幼兒通過比一比,放一放再來進行畫一畫的話,不但幼兒的創造力能得到較大的發展,幼兒畫面也會變豐富,更有創意,也能讓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最后,教師提供個幼兒作畫的紙,不利于幼兒的表現,從畫面可以看出下筆非常的大膽,但因紙張大小,畫面顯得擁擠,總體來說這一活動形式新穎,層次也很清晰,每一環節都緊緊圍繞目的而進行,不拖泥帶水,也很簡潔,幼兒活動中很積極,主動,情緒也很愉悅。
【讓繪畫活動擺脫模仿的影子】相關文章:
上一篇:不要打擊孩子畫畫時的創造愉快
下一篇:繪畫興趣班教學總結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