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充分發揮“區角活動”的作用,有助于引導幼兒自主學習。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在對幼兒心理活動以及特性有所了解的情況下,科學設計教學方案和內容,將“區角活動”的功能充分發揮出來,以便使幼兒教學活動順利開展,進而促進幼兒的綜合發展。基于此,本文就如何充分發揮“區角活動”在幼兒教育中的作用進行了詳細闡述,希望能為相關工作者提供借鑒。
關鍵詞:“區角活動”;幼兒教育;應用對策
引言
區角活動的開展,能夠給幼兒提供一個相對輕松和放松的環境,讓幼兒在相對自由的空間中根據自身意愿和興趣進行學習,自主選擇學習活動,取得理想的學習成果,在體驗過程中,培養學習意識和自信心[1]。在把區角活動運用到幼兒教育工作時,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心理特點和性格,設計對應的教學方案,充分發揮區角活動的作用,進而提升自身教學水平。
一、區角活動開展原則
(一)適宜性原則
在開展區角活動之前,教師要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性格設計活動內容、規劃活動、提供活動工具和營造環境。因為各個年齡階段幼兒的心理活動和特點存在差異,所以在設計區角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因材施教,秉持適宜性原則。
(二)發展性原則
發展性原則主要指在進行區角活動設計以及引導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做到循序漸進。對于小班的幼兒而言,活動缺少目的性,一般是利用物體形狀或者顏色等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而對于中班或者大班的幼兒而言,活動需要具有目的性,也就是需要關注活動結果。
(三)整體性原則
整體性原則是把各個區角當作一個動態系統。例如,語言區應用的頭飾均可以由美工區制作,而建造區作品可以應用在語言區中。教師遵循整體性原則,不但能夠有效地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以及創造意識,同時也可以有效地激發幼兒的學習自主性。
二、區角活動對幼兒教育的意義
(一)為幼兒交往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在幼兒教育過程中,區角活動的開展,能夠給幼兒提供比較放松和愉快的區域環境,有效地提升了幼兒學習生活的多元化,使其可以在相對放松和自由的空間中活動。這樣不但能夠提高活動的有效性,同時還能鍛煉幼兒的交際能力。
(二)促進幼兒的個性發展
對于幼兒來說,該階段正是培養其良好個性的重要時期,也是形成良好品質的關鍵階段。區角活動是教育人員結合工作經驗以及幼兒發展情況設定的一個便于幼兒綜合發展的教學活動。在此過程中,幼兒可以通過自主思考問題,發展綜合能力。所以,在幼兒教育工作中融入區角活動,能夠引導幼兒個性的養成和發展。
(三)有利平衡課程的內容體系
在傳統教學理念和模式中,把健康、語言、藝術等領域的內容貫徹到幼兒教學活動中,能夠確保課程內容的綜合和均衡,為幼兒綜合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區角活動作為一個結構較低的活動,內容比較多元化,且比較新穎,可以有效地豐富幼兒教學內容,便于平衡課程內容體系。
三、“區角活動”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對策
(一)充分發揮“區角活動”的教學作用
對于幼兒而言,其心理和生理發展較為快速,較為活潑好動,對事物有著濃厚的興趣,喜歡模仿外界。在此過程中,幼兒將會感受各種經歷,并獲取更多感官感受。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因為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如時間、空間等,幼兒好奇心理無法得到滿足,這種情況將會影響其個好的發展。而“區角活動”的發展,能夠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區角活動,放置一些物品,如放大鏡、望遠鏡、近視鏡等,通過開展多功能鏡片活動,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借助各種道具,引導幼兒學習和體會,讓幼兒更直接地認識和感受各種鏡制物品。教師也可以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和心理特點,安排各種不同類型的活動,引導幼兒自主地參與活動,激發幼兒的學習潛力和興趣,從而更好地滿足幼兒對外界事物的好奇心理。
(二)創建良好的活動環境
在開展“區角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承擔著引導者的職責,應為幼兒預留自我發展的空間。因此,幼兒在相對自由的環境中學習和成長,在這種情況下,幼兒的個性將得到充分尊重,主體作用將被充分激發,其會時刻保持自由、樂觀的心態進行學習。例如,每個班級中都會存在一些體型肥胖的幼兒,因為身體因素,他們在參與教學活動時往往積極性不高,性格比較靦腆。但他們在參與一些關于積木等方面的“區角活動”時,展現出來較強的積極性和參與性,在面臨一些失敗時,也沒有因為困難而退出,而是一次次地嘗試和調整,最終將積木搭建出來。在得知該現象之后,教師對教學方式進行了反思,從思想上對“區角活動”有了全新的了解,并對之前的教學模式進行了改革和優化,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及特點,設定出更適合幼兒需求的“區角活動”,并為其提供充足的表現機會,同時給予其肯定和鼓勵,引導其綜合發展。
(三)教師應明確自己的角色定位
首先,教師需要結合活動內容,提供對應的活動材料。材料作為“區角活動”開展的重要因素,其多元化和多樣性將會給幼兒參與“區角活動”的積極性帶來直接影響。同時,教師應引導幼兒或者家長準備一些和“區角活動”有關的材料,讓幼兒親自準備材料,從而有效地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其次,教師需要加以科學的引導和配合。教師在“區角活動”中不可對幼兒進行高效把控和引導,應給幼兒預留充足的發展空間,給予幼兒充分的支持和引導,讓其根據教師開展的主題活動,自主參與其中,從而充分展現幼兒的主體性。最后,教師需要根據活動內容進行科學評估。在開展“區角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進行評估,針對表現比較好的幼兒,給予其表揚;對于活動中存在不足的幼兒,教師應給予其適當鼓勵和引導。在活動之后,教師需要把幼兒劃分成多個小組進行討論,讓幼兒對活動參與過程和成果進行總結,將體會分享給其他同學,這樣不但能夠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綜合發展,同時也能培養幼兒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調動幼兒參與“區角活動”的積極性。“區角活動”除了能夠豐富幼兒的學習生活之外,也能充分發展幼兒的個性,引導幼兒自主學習,給教師掌握幼兒的實際情況提供條件,從而實現幼兒教學水平和效率的提升。
四、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教學改革力度的不斷增加,課程標準對幼兒教育活動開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時代的發展要求,需要教師進行改革和創新。“區角活動”憑借自身的靈活性,得到了當前教學人員以及幼兒的喜愛和認可。在實際開展幼兒教育活動時,教師需要端正工作態度,充分給予幼兒尊重和科學引導,關愛和關心學生,利用自身人格魅力感染學生,并利用“區角活動”為幼兒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引導幼兒朝著理想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周秀娟.論充分發揮區角活動在幼兒教育教學中的作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7(29):148-149.
作者:冉高文 單位: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四壩鎮中心幼兒園
【區角活動在幼兒教育的作用】相關文章:
上一篇:游戲教學在幼兒教育的運用策略
下一篇:游戲教學在幼兒教育中的價值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